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学院新闻>详细内容

【非遗专题】在传承中创新 营造现代美学意蕴——广西艺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2022届 设计类专业学生优秀毕业作品展惊艳亮相

来源: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职业技术学院 时间:2022-01-14 15:24 点击: 【字体:

2021年12月30日~2022年1月7日,广西艺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优秀作品展在广西艺术学院南湖校区漓江画派艺术中心举行,学院设计类专业学生以“拾遗·绽放”为主题,创作了120多组优秀作品。学生们以“传统文化”为载体,重新构建与现代生活价值匹配的设计作品,营造现代美学意蕴,颇为惊艳。


45dc4f15733343eeafc6b71749ac7ab2.png

毕业展是广西艺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们三年来学习成果的综合汇报,更是检验学院教学成果艺术实践创作成效的大平台。今年的毕业作品,主要涉及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表现和传统工艺的现代表现,还有实战商业项目及乡建再造赋能乡村振兴。

茉莉花茶技艺插画、壮绣的三维表达、永州米酒卡通形象与视频展现、壮医目诊的波普现代IP呈现……走进展厅,一组组独特的、精巧的、富有创新的作品令观众留连驻足。广西艺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吴红梅介绍,与往年的毕业展不同的是,今年的主题为“拾遗·绽放”,更为聚焦传统文化。“拾遗”即是对传统人文、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和传统造物精神的追寻与传承。毕业生们取古人之智慧,立当下之时代去创作,体现了年轻学子们的觉知与专注,对社会诉求的敏锐及对创作本心的回归。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120多组包括版画、浮雕、手工工艺品、环境景观、插画、手游等充满着巧思,在学校南湖校区漓江画派艺术中心展出时,获得了学校领导的一致好评,并特别安排此次展览在学校创新创业中心再连展2个月。

不同于新瓶装旧酒,将传统文化演绎成潮流,不拘泥于形式上的中西合璧,而是从艺术层面理解并解构“传统与现代”。本次毕业展里,32组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作品中,毕业生们葆有艺术探索的初心,为传统文化赋予新意。


ba447517b43d4da3840b4b9ac4f2a14a.png

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常务副主任梁裕庆介绍,今年的毕业展紧紧围绕了南宁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艺术再造及现代应用来展开,展现了年轻学子无限的想象力。回望近半年的创作之路,有苦也有乐。学生们从南宁文化艺术研究院提供的30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选定了1 ~2个项目为创作主题,实地探访非遗传承人,拍摄记录非遗技艺的全过程。通过深入了解非遗技艺后,又翻阅众多非遗文化的书籍、电子资料,再提取非遗文化的精髓。学生们集思广义,将他们的所看、所学、所悟进行碰撞,形成了主要的设计思路,并分工合作去创作设计每组作品,每组作品都有32个~48个的单品,体现了学生的集体智慧和较强的动手能力。


124c4026a1594d9185824f0560543b96.png

毕业作品《师公舞》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秦海清等几位同学创作的毕业作品《师公舞》,色彩绚丽、线条流畅、灵动非凡。一位观众感叹:《师公舞》作品将师公舞用现代语言进行了艺术再造,让我们记住了这一古老的非遗文化。

作品能触及观众的心灵,说明艺术创作是成功的。《师公舞》的主创人秦海清说,我和组员们连续三个月拜访了于南宁市西乡塘区陈东村的传承人师公舞非遗传承人陈亚弟,听他讲师公舞的历史文化发展,观看每一场师公舞。最后决定用师公舞代表性的《大酬雷》为切入点,将现代视觉传达的表现方式与传统技艺相结合,创作了一系列人物形象和插画。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传统之美绽放于广大人民的眼前。

《师公舞》呈现了视觉艺术效果,这让观众特别是传承人陈亚弟很震撼,同时陈亚弟也被学生们的勤奋刻苦而感动,为学生们的创新能力、艺术技艺而点赞。


45fd83925247490ebdde74f510d31c16.png

de468b86bcd64c0283f52d8ee6d8cb7b.png

2b3d65f69eac45f890115ccc96a51629.jpg

毕业作品《横县茉莉花茶制茶技艺》

钟玮晏等5位学生创作的《横县茉莉花茶制茶技艺》简约、现代,主创者钟玮晏说,横县茉莉花茶历史悠久,其传统制作工艺独特、复杂,我们组将制茶过程大致分为种子、发芽、摘花、筛花等共12个步骤,提取了茉莉花四片白色花瓣为主元素,用扁平化设计符号化,传达独特而时尚的视觉效果。我们把白与绿的主元素还运用到了抱枕、钥匙扣、茶杯等30多个单品中,让茉莉花制茶技艺与大众之间产生共鸣,进而激起大众对非遗文化的了解。

都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艺术特别是实用艺术能否运用于商业场景、日常生活中,是衡量其成功与否的首要标准。《横县茉莉花茶制茶技艺》作品刚刚展出即被一位做健康养生产品的用人单位看好,并有意将其设计理论运用到其产品中。

f48ee20ea5194093a5cf86ac33a24ff0.jpg

毕业作品《永州米酒》

学生作品之所以受到多家用人单位的认可,除了构思巧妙,设计独道之外,其多样化的技艺结合,也让作品更胜一筹。创作《永州米酒》的同学罗强介绍,我和4位同学创作了米仔这一卡通形象,通过酿酒技艺的情景展现,利用交互的方式,实现了两种体验方式,一是在数字屏幕或者手机上与我们制作的永州米酒程序进行交互体验,二是采用AR模拟现实的方式将场景模型通过手机或者其他电子设备进行投射到现实场景当中,进行360度展示。


741e65eb8cc14c32bcc340869d479adb.jpg

毕业作品《南宁白话童谣记忆簿》

7bb7f2eb5e5b45fa9d813b2b96c03639.jpg

b5c989ec49ce4783a1b49e45c5ed3dcd.jpg

毕业作品《花婆节》

aedf4ee9410c4a83b8699091552e4e74.jpg

毕业作品《壮族织锦》

70fc94331969476eb2ce48cd34499b9e.jpg

ef69a21a63d548e691ea1b344bcb1981.jpg

毕业作品《粤剧》

fd22e238ebf14a398b1bef10f452006b.jpg

毕业作品《宾阳炮龙节》

    以非遗文化为主题创作的作品中,还有许多富有创意的作品,如融合了游戏、童谣、文创作品的《南宁白话童谣记忆簿》;红花白花元素重构的《花婆节》;用三维的形式来展现的《壮族织锦》;以“潮玩文化”为思路设计的《粤剧》盲盒手办;用视频动画、平面设计、交互设计、周边文创展现的《宾阳炮龙节》;将波普风格运用于潮玩的《壮医目诊》;新潮设计与文创紧密结合的《府城红糖》;传统特色的logo设计与现代风格插画融合的《宋家米酒》;图案丰富、色彩艳丽的《壮绣》……每一组作品都展现了毕业们在观念创新、造型能力、工艺手段与社会实践结合等方面的探索与追求,体现年轻一代的青春锐气与专业才华。

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

广西艺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艺术素养的提升,围绕着传统文化这一创作问题,很好地培育出既有传统文化涵养又有创新思维的实用型、技能型和创新型专业艺术人才。


6f485e3211cc4b8bbf3ac5ed659199a3.jpg

毕业作品《壮医目诊》

421abd92a00c417b8fd4b5fab6c9a155.jpg

d5f683e8c7044a9da1decc0e239d0faa.jpg

毕业作品《府城红糖》

84dbe2704f974f1da946bd62fb5aa3ec.jpg

0eb2920b06964a8e90936805bc7fbada.jpg

毕业作品《宋家米酒》

983da396ae1a440ab53b79ff00dd73bd.jpg

f0cb9e7c466b4379a4d93311fb88efdb.jpg

毕业作品《壮绣》

 

文字:职业技术学院

图片:梁裕庆

编辑:陈  达

审核:吴红梅

分享到:
【打印正文】 [返回顶部]